2024年12月3日,河北某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一起叉车碰撞事故,车间主任裴某不幸身亡。这起看似偶然的事故背后,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管理、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上的多重漏洞。事故调查报告显示,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安全措施缺失、违规操作引发的悲剧。以下是事故的深度分析,为所有企业敲响警钟。
事故回顾:人车混行酿惨剧
事发当日,叉车司机徐某驾驶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空车行驶在厂区道路,以约14km/h的速度(远超厂区限速5km/h)行至镀锌车间2号门附近时,未观察到从侧门突然进入车道的车间主任裴某,导致叉车将其撞倒碾压致死。
关键隐患点:
超速行驶:叉车平均时速达14km/h,远超厂区限速要求,司机未遵守“转弯、进出库门须减速”的安全规程。
人车混行:车间侧门距道路仅0.5米,员工出门即踏入机动车道,且现场无护栏、警示标志不醒目。
安全培训缺失:司机未接受充分的安全教育,企业未建立有效的“日管控、周排查”机制。
事故根源:
管理失职:
公司未制定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》,没有充分辨识和消除内部道路人车混行的碰撞风险。负责人未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,安全总监和安全员未充分发挥作用。
厂区的布局存在安全隐患
镀锌车间 2 号门旁东侧小门距离厂区道路边线太近,员工出车间门直接步入机动车行驶道路,车间出口缺乏防护措施(如护栏、观察窗),行人安全无保障。限速标志小不醒目且未面向机动车司机行车方向,根本无法起到警示作用。
人员意识薄弱
司机超速且未有效观察,未预判行人风险,严重违反了《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》和《场(厂)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》。被撞者也未观察路况便进入车道,暴露出全员安全意识不足。
血的教训:企业必须落实这些安全措施
强化人车分流与物理防护
在车间出口设置隔离护栏、加装观察窗或调整通道位置,强制人车分流。增设醒目标志:放大限速牌尺寸,在行车方向设置反光标识,明确行人专用通道。
科技赋能安全管理
为叉车加装限速器、倒车雷达、盲区监控等设备,强制控制超速行为。
利用AI监控系统实时预警人车碰撞风险,覆盖厂区盲区。
项培训,考核《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》;
建立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机制,责任到人,确保制度执行到位。
严惩违规行为
对超速、未观察路况等违规操作“零容忍”,纳入绩效考核;
定期公开事故案例,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。

安全无小事,细节定生死。这起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高达 170 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,令人痛心。它给各企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:安全生产不能仅靠口号,必须通过科学管理、技术投入和全员意识提升来实现。企业若忽视安全,代价将是生命与法律的严惩!
立即行动:
检查你的厂区是否还存在人车混行、标志缺失问题;
为叉车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,堵住管理漏洞;
让每一次培训、每一份制度都真正落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