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客服二维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杂志订阅码
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行业资讯 > 证照吊销仍上岗!无视叉车盲区,莽撞前行撞死工友!这些致命漏洞,每个企业都要查
证照吊销仍上岗!无视叉车盲区,莽撞前行撞死工友!这些致命漏洞,每个企业都要查
发布时间:2025-11-11浏览次数:166 次

点击此处查看原文1.gif

就在不久前,一份由官方发布的《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“5·15”一般叉车碰撞事故调查报告》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。


1.jpg


同一家企业,两年内连续发生叉车事故,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,暴露出的不仅是安全管理的漏洞,更是对现有“人防+物防”体系的拷问:我们究竟该如何真正避免下一次悲剧?


2.jpg


一、事故回顾:本可避免的悲剧


根据调查报告,我们来清晰地还原这场事故:


时间: 2025年5月15日

地点: 某农牧科技公司厂区内

事故经过:中和车间的仓库里,一辆运载着 40 包磷酸氢钙的叉车正向 6 号货位行驶。驾驶员道某的视线被货物完全遮挡,却既没倒车低速行驶,也没专人指挥 —— 下一秒,叉车货叉直接撞倒了正在作业的发货员杨某。18 时 21 分,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,直接经济损失达 150 万元。


直接原因:

①无证驾驶: 肇事司机道某的叉车操作证早已因之前的事故被撤销,属于无证违规上岗。


②视线盲区: 司机在运载货物遮挡视线的情况下,未按规定倒车或由专人指挥,而是正向盲目行驶。


间接原因:该公司的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

①生产部经理梁某安排被撤销作业人员证的道某继续操作叉车。


②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,叉车作业现场长期存在叉车司机违章操作的情况。


③公司仅任命1名场车安全员,事故发生时,该安全员不在现场。


3.jpg


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,这是一起由于叉车司机违规操作,且叉车使用管理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未落实导致的典型责任事故。


二、深度剖析:事故背后的“系统性失控”


调查报告揭示了多个管理层面的失效,而这恰恰是事故的温床:


管理失守: 管理者明知司机无证,仍安排其上岗;对长期存在的违章操作视而不见。

制度虚设: 安全规程挂在墙上,却未落实在作业中。“视线受阻时必须倒车或专人指挥”的规定,在繁忙的生产线上形同虚设。

人因不可控: 依赖司机时刻保持警惕、永不犯错,是最大的安全隐患。疲劳、分神、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大祸。


核心问题聚焦:“货物遮挡视线”是叉车作业的常态,而依赖“人”来百分之百执行安全规程,是其中最脆弱的一环。


4.jpg


三、解决方案:用“技防”筑牢最后一道防线


当“人防”和“管理”都可能失效时,我们必须引入更可靠、更智能的技术防护(技防) 手段,构建不可逾越的安全屏障。如果涉事车辆安装了唯创安全叉车智能防撞系统,这场悲剧很可能被阻止:


我们的系统如何应对此类事故场景:


✅ 场景:司机无证/违规启动车辆


我们的方案:【权限管理模块】 系统可通过扫码或人脸识别启动验证,确保只有持证且经过授权的司机才能操作叉车,从根本上杜绝无证上岗。


5.jpg


✅ 场景:视线盲区内有行人


我们的方案:【UWB/AI视觉精准探测】 系统能在叉车周围形成自定义的安全预警区域。一旦行人进入危险区域,系统会:

声光报警: 向司机发出声光预警,提醒“前方有人,注意避让”。

减速/制动: 若司机未反应且风险升级,系统可自动限制车速或强制刹车,避免碰撞发生。


6.jpg


✅ 场景:安全管理缺失,违规无法追溯


我们的方案:【云端管理平台】 所有操作、报警、违规事件均被实时记录并上传至云端。安全管理员可随时查看,实现对车辆、司机、作业环境的数字化、可视化监管,让隐患无处藏身。


7.jpg


昆明“5·15”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,报告建议“加强作业现场巡查,及时纠正违规”,但如果每次纠正都需要管理人员“在场”,成本高昂且难以持续。


安全,不能总在事故发生后被重视。 与其事后追悔,不如事前投资预防。用一道可靠的“技防”屏障,弥补“人防”的不可靠,守护每一个生产现场的生命安全。